修路前和修路后,農村長大記憶孩童時
2021-10-16 23:42:52
2021-10-16 23:42:52
隨著年齡的增大,一些小時候的回憶總是縈繞在心頭,忘不掉也舍不得忘!
“等等我”腳踏著泥濘的路,因為比較艱苦,雖然剛下完雨,也沒有雨靴類的隔水鞋子,只能穿著老布鞋,在混雜著水和泥的路,追趕者一起上學的同學。同學幾個一起玩泥巴,一起早上起床結伴去三里地外的村莊中心小學上學,只要一下雨,都是兩腳像泥猴一樣走著,有幾個比較敞亮的,干脆光著腳,踩著泥,不亦樂乎。
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整個小學,上了初中時,路面有所改善,村中心集資修路,因為當時都比較貧窮,正常也沒有下發到村里,集資的數目有限,沒有辦法硬化路面,就雇傭了幾輛拖拉機,去購買“嘎達石“鋪墊路面,那時候看到開拖拉機的人異常羨慕,總是想什么時候自己能開上拖拉機。
經過石頭的鋪墊,騎著自行車上初中,雖然嗝嗝蹬蹬的,但是比起一下雨,自行車就被泥噎住的情況好多了,都還是挺滿意的,可是時間異常,泥土有帶的越來越多,又成了最討厭的“水泥路”,當然這個不是現在的硬化路面,切切實實的水和泥組成的路面!
在咯噔的路上走過了三個春秋,多數同學面臨了抉擇,有的繼續上學、有的上中專技校、有的干脆退學打工!誰能想到農村的孩子,這么早就要面臨人生的選擇呢?
到了高中,因為寄宿,走那條路的次數少了很多,但是感覺的出來,路又變了,因為資金慢慢充裕,可以更多石頭鋪路,路慢慢的好走了,但是像小時候一起追逐上學的情形難以看到了,自行車已經不是初中學生的專屬,小學生三年級以上的,大都有一輛,三年級以下的都是家長接送了。
歲月如梭,不覺間到了大學的生活,一般都是假期才能回去一趟,路已經換成了混凝土的硬化路,好幾次還看到用壓路機和混凝土攤鋪機修路的場景,城里是常見的,可以農村還有些孩子圍觀,感覺很新奇。農村的孩子,是淳樸的,容易滿足。
走上了工作崗位,回去的時間更少了,常走的那個主道路已經拓寬,汽車也多了起來,不覺間生活都變得很好。走在路上,感慨頗多,更大的就是回憶起孩童時光,百感交集。
原來吶,一條路能夠修一生,修路前是回憶,修路后是生活。腳下走的是路,路上經歷的是人生!
工程師免費設計方案已有662位獲得心儀的方案
算一算 這個空間需要配多大的溫控設備?
點擊獲取報價